你願意花多少錢喝咖啡

一杯手沖咖啡百來元,有人覺得貴、有人覺得合理,甚至認為超商不到50就能喝杯美式,何必多花這麼多錢喝咖啡。

 
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想過前端咖啡農能夠從這些咖啡得到多少收入呢?而我們又到底該花多少錢買咖啡合理呢?

 

生產者總是擔心能不能從自己種的咖啡獲得足夠的收入,而不讓人意外的是,咖啡農的收入常常連種植的成本都無法支應,更不用說讓農民及家屬有好生活。

 

其實臺灣也有生產咖啡

灣位處亞熱帶,地理位置剛好適合咖啡生長,早在19世紀,德記洋行就將阿拉比卡種的咖啡引入臺灣種植,日治時期臺灣的中南部山區也種植不少咖啡,甚至還被送到日本給天皇飲用。

但1950年代後,臺灣咖啡不再被重視,雖然光復後農試所曾投入咖啡研究,甚至到美國引進新品種,卻也無法改變咖啡產業萎縮的事實。

目前全臺咖啡的種植面積大概約有800公頃至1000公頃左右,最大生產的縣市是屏東縣。由於近年民眾飲用咖啡的風潮越來越盛行,逐漸有小農投入咖啡種植生產,但產量仍十分稀少

 

為什麼很難買到臺灣咖啡

進入咖啡店,你可以看到商家提供巴西、肯亞、哥倫比亞等國的咖啡,但是卻很難在咖啡廳享用一杯臺灣咖啡。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助理研究員翁世豪指出,臺灣種植咖啡的成本相對較高,直接跟小農購買一磅臺灣咖啡,約需要1200元至1500元,市面上耶加雪菲精品豆價格大約落在一磅600元至900元左右。

 

實地訪問有自行烘豆的咖啡店,店家表示臺灣咖啡好喝且質優,但因為產量稀少,基本款的單杯價格約落在200元至300元左右,若是得獎咖啡價格更高,因此進臺灣豆的店家,大多是鎖定國外遊客為主力客群。

 

不過,這些年臺灣都有持續舉辦國產精品咖啡豆的評鑑比賽,由於臺灣咖啡的產量稀少,無法達到出口標準,但是透過比賽可以讓民眾知道臺灣有生產精品咖啡的能力,並展現台灣咖啡的價值!

 

 

 

部分轉載至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theme_data.php?theme=article&sub_theme=article&id=1105